精美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精美文学 > 北宋大相公 > 汴梁时月 第三百零四章 开赛

汴梁时月 第三百零四章 开赛

  汴梁时月 第三百零四章 开赛 (第1/2页)
  
  汴梁,外城,鸟巢体育场。
  
  今天这一场蹴鞠大赛可以说是高潮迭起,在皇帝赵祯到达的时候,是第一波的高潮。毕竟这汴梁城中,单说内城,都不是所有百姓都能见到这位皇帝的真容的,就更不用说外城区的百姓们了,赵祯对于这外城区的了解可以说是知之甚少的一个局面,他也是在来的路上,从轿子当中也算是看到了这人生百态,于是,便有了那下了轿子之后的一番豪言壮语,不过,总体来说,大宋从建国以来发展到现在还是不错的,所以,百姓们也愿意去相信赵祯想要改变现在外城区情况的决心,于是,在这比赛还没有正式开始之前,其实这热度就已经被炒起来了。连皇上都屈尊从皇宫当中来到这鸟巢体育场观看的比赛,那一定是非常厉害的一个赛事,就算不了解,但是这些百姓心中也是这么认为的。
  
  北宋跟其他朝代君王的威严略有不同,纵向比较的话,北宋的皇帝是比较亲民的。这也是为何赵祯会更受到百姓们爱戴的原因。北宋时期,皇帝在元宵节这一天并不会选择亲自出宫门,跑去民间的酒楼甚至是路边摊上吃美食,因为作为一个皇帝,还是要注意自己的身份的。但是并不是说在灯展结束之后,他不可以通过乔装打扮的方式混入民间,享受一下普通老百姓度过元宵节的生活。
  
  不过,就算皇帝不能出宫门和老百姓们一起吃美食,他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拉近与百姓之间的距离,那就是通过一起看灯展的方式,与民同乐。这其实是一种很好的亲民方式。
  
  在元宵节来临之前,宋朝的臣民都会在京中做足准备,装扮城市和道路,为的就是在元宵节这一天,皇帝与百姓能够体会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关于宋朝皇帝与民同乐,共同观赏元宵节的灯会,在北宋宝典《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十六日车驾不出,自进早讫,登门乐作,卷帘,御座临轩,宣万姓。先到门下者,犹得瞻见天表,小帽红袍,独卓子。左右近侍,帘外伞扇执事之人。须臾下帘,则乐作,纵万姓游赏。两朵楼相对:左楼相对,郓王以次彩棚幕次;右楼相对,蔡太师以次执政戚里幕次。”
  
  在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从“御座临轩,宣万姓。先到门下者,犹得瞻见天表”和左楼的“郓王”以及右楼的“蔡太师”看出,宋朝的皇帝每一年元宵节的时候,都会选择在固定的一个时间段里,与朝中的各位重臣以及宫中各个女眷,一起在宣德门前观看“元宵晚会”。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只要老百姓去得早,抢占了先机,占到了前面的位置,就可以一睹皇帝的风采。
  
  宋朝的元宵灯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热闹。不过宣德门前的灯会开放是有时间限制的,毕竟皇帝每天都要忙于正事,身体要紧,可熬不得夜,所以在宣德门前的灯盏结束之后,就会回到宫里歇息了。而属于百姓的元宵节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不过,皇帝哪怕在宣德门前只站上了一刻钟,也算是与民同乐了。
  
  如果按照礼制要求的话,宋朝皇帝出行时的仪仗是非常隆重的,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驾卤簿”这个物件。驾卤簿分为分为大驾卤簿、法架卤簿、小架卤簿三种,在最初的时候,驾卤簿是一种保护皇帝安全的配置,不过随着宋朝统治的逐渐稳定,车驾卤簿开始逐渐由保护皇帝的安全向展示皇家威仪过渡。
  
  皇家如果动用了这种规模庞大的仪仗队,一般就代表着皇帝要出门主持祭天活动了。《宋史志》记载:“凡大驾,用二万六十一人。”
  
  按照礼记要求,这样看起来的话,宋朝皇帝的出行确实是能够显示出天子以及皇家的威严来,一万多人的仪仗队,想想就是一个十分恢弘的场面。人数一多,也就意味着平民老百姓几乎没有机会远远瞧见皇上的机会。然而礼制是礼制,现实中,宋朝皇帝出行时的仪仗却并没有这样大的阵仗。
  
  在《文献通考》中,关于宋朝仁宗出行的仪仗,有这样的记载:“车驾行幸,非郊庙大礼具陈卤簿外,其常日导从,惟前有驾头、后拥伞扇而已,殊无前典所载公卿奉引之盛。”
  
  当然,除此以外,百姓们在遇到皇帝的仪仗队时,需不需要下跪迎接呢?并不需要。
  
  “其侍从及百官属,下至厮役,皆杂行其道中......诸班劲骑,颇与乘舆相远,而士庶观者,率随扈从之人,夹道驰走,喧呼不禁。所过有旗亭市楼,垂帘外蔽,士民凭高下瞰,莫为严惮。逻司街使,恬不呵止,威令弛阙,玩习为常。”
  
  皇帝经过之处,扈从们“夹道驰走,喧呼不禁”,士民们“凭高下瞰,莫为严惮”,沿街的小吏“恬不呵止,威令弛阙,玩习为常”,画面真看起来一点都不严肃,百姓们甚至会“登高望远”,窥伺天颜,而原本应该驱赶这些围观平民的小吏们,却都跟见惯了大场面一样,对这种场景习以为常。
  
  在这里别说百姓给皇帝下跪了,就连作揖也是不用的,只需要带上一双眼睛看看热闹就行了。
  
  不过皇帝出行,上至皇帝下至随行的官员却被百姓们当成猴子一样观看,未免还是显得不太美观,皇帝如果这样太过于亲民,则皇家的威严就一点都不能显现出来了。加上谁也不知道这些混进来看热闹的百姓中有没有人持有不轨之心,万一惊了圣驾,那也会造成很多人都承担不起的后果呀!
  
  所以,有的官员就百姓们“凭高下瞰,莫为严惮”的行为提出需要修改这方面的条例,达到“上以示尊极,下以防未然”的目的。于是当时的百姓们就失去了“夹道驰走,喧呼不禁”“凭高下瞰,莫为
  
  严惮”的资格了。
  
  宋朝的皇帝亲民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在大街上免去百姓们的跪拜礼吗?实际上不止老百姓,就连朝廷的官员在迎接皇帝的时候,也是不需要行跪拜礼的。
  
  据《梦梁录》记载:“驾将至,左右首各一员六官属,乘马执丝鞭,天武官前道引,至官寮起居亭高声喝曰:“躬身不要拜,唱喏直身立,奏圣躬万福。”嵩呼而行。”
  
  躬身不要拜,唱喏直立身,这行的其实是古代标准的作揖礼啊!
  
  也就是说,身处宋朝的人,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他们都并没有无论什么场合下遇见皇帝都下跪迎接的意识,就连皇帝本人,也并不靠别人动不动给他下跪来彰显自己天子的尊贵,彰显对方对自己的臣服。
  
  经过这样的一次对比,我们就会发现,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的皇帝们一个个可以说是非常亲民了。也正是因为在这样亲民的皇帝统治下,宋朝才能成为一个经济文化都高度繁荣的朝代。不管是早期的唐朝还是后期的元明清三朝,对于经济的掌控都是比较严格的,对于人们的意识形态管控也是愈来愈强化。
  
  所以,一个封建王朝最后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和当时的执政者采取的各种政策相关性是非常大的。一群亲民的皇帝,所以他治下的民众也是比较乐于享受生活的。宋朝就是这样的宋朝,矛盾而又迷人。
  
  如果说第一波高潮是赵祯,也就是皇帝和百姓见面时候引发的轰动,那第二波高潮,便是百姓们购票进场之后受到的强大震撼。这些北宋的百姓们,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建筑,房顶是没有房盖的,这大大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力。当然,除了这之外,用于一会儿比赛的场地,还有这五六百个观赛席位,也已经让他们感觉到目瞪口呆。不仅如此,皇帝赵祯也在这体育场之内,这就代表,他们是可以跟着皇上一同观看这场比赛的,这在这些百姓眼中,是完全不敢相信的一个场面。他们的身心都受到这鸟巢体育场的冲击而感到十分的震惊,同时,也让他们对今天的这场比赛更感兴趣。
  
  于是,这第三波,也就是开赛前的最后一波声势,便随着苏轼和苏辙的解说声音而来了。当听到苏轼苏辙声音的时候,在场的,从皇帝赵祯,到真正的举办者陆垚,还有参赛者陈晨和王达的两个队伍、再加上到场观战的所有观众们,内心都是有着不同程度的波动的。
  
  忙活了这么久,这比赛总算是顺利开赛了,而且看今天这样子,应该会是一场热闹的比赛,也会给所有观众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这是陆垚心中所想。
  
  苏轼和苏辙用最干练的语言跟百姓们介绍了一下这次蹴鞠大赛的相关信息。自然,他们将皇上举办这次比赛的初心放在了最后才来说。
  
  “刚才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关于这次新蹴鞠大赛的情况,不过,我接下来要说的是,皇上之所以要举办这次比赛,目的就是为了要提高大宋所有百姓的体质,让我们大宋所有人的体质和耐力都更上一个台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黄皮叶红鱼 黎明之剑 韩三千苏迎夏全文免费阅读 云若月楚玄辰 麻衣神婿 武炼巅峰 史上最强炼气期 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