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发动二次北伐?!皇子皆欲参战!朱橘的蜕变 (第2/2页)
“要是再过几年,他们养出二十万大军来,那咱的优势就不够大了,尤其是咱们的国都还在南方,很多军令都不能有效传达,北方的布防也薄弱。”
“所以,这一仗,看来是非打不可了!”
去年,众将领请战,朱元璋厌恶。
可现在,这仗……总归还是躲不过去啊!
“伯温呐!”
忽的,朱元璋又看向刘伯温,问道,
“你怎么看?”
“你说,咱大明要不要出兵,二次北伐?”
刘伯温早就知道皇帝必有一问,故而也没有多想,便应声道:
“回禀陛下,臣以为,对北元作战,是有必要的,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它再度强盛起来,给后人留下大患。”
“但是,这一仗的风险却很大,不可不防啊……”
朱元璋眉头一挑。
“风险很大?你说说看,怎么个大法?”
刘伯温抚须道:
“对于草原的地形和天时不熟悉,越往北,气候越发多变,地形虽然说不上复杂,却太过广袤,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在北疆草原和大漠之中,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若是没有精准的向导,别说是找到敌军了,能找到水源都不容易。”
“北疆作战,气候和路线,是一个难题。”
朱橘眉头一挑。
刘师傅到底还是老辣啊!
历史上,似乎二次北伐的东路军就因为迷路,折返途中水源断绝,死了上万人!最后是侥幸找到了水源和方向,狼狈逃窜回来的。
得亏是返程,要是在进攻路上这样,敌军还没见到,自己这边就全完蛋了!
可即便如此,因迷路而活活渴死饿死上万人,对于大明来说依旧是一种惨重的损失啊!
“若要起兵,我们是进攻的一方,但师出无名,毕竟已经把元军赶跑了,驱除胡虏的目标已经完成,再次起兵,打什么口号呢?难道是歼灭胡虏?屠尽胡虏?”
刘伯温又道,
“或许对于军官而言,这是一个夺取战功的好机会。”
“但对于普通士兵来说,远征千里,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将北元人屠戮殆尽,最终获取一些军功,这对于他们来说……缺乏动力。”
“您知道的,我们汉人都是以耕种为生,而非嗜杀的民族,多数人都是谋求安稳,如今大明太平,军士们多数都想守着疆域,过太平日子,而不是刀口舔血的日子。”
“仗,当然能打!理论上来说,只要陛下征发士兵组成军队就可以,但是如何激发士气,将军士们的一腔热血给发动起来,让他们成为冲锋陷阵的猛卒,这也是一大问题。”
朱元璋脸色微微一沉。
众人闻言,也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动员军队,这的确也是一个难题。”
沐英颔首道,
“一支嗷嗷叫,为了保卫国家,驱除胡虏而战的军队,和一支为了皇帝的命令和军功而战的军队,战斗力完全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在遭遇困境的时候,前者的韧性明显更强,最终也更能获胜!”
打仗,打的就是士气!
大兵团决战,就没有技巧可以言说了,就看谁死战不退,谁率先崩溃!
这种时刻,士气起到的作用,无疑是最关键的!
“症结就在这里,二次北伐,情况反过来了。”
刘伯温道,
“不带立场的来讲,我们大明反而成了侵略的那一方,而北元人反而成了保家卫国的那一方。”
“他们已经退到了和林这种荒郊野岭之中苟延残喘,结果大明还要来灭杀他们,这换做是谁,都会愤怒!”
“所以,王保保的战争动员反而很好做,只需喊出一个保卫最后家园的口号,便能让麾下士兵都化作嗷嗷叫的野狼,成为一块极度难啃的骨头。”
“两相对比之下,双方战力又拉近了,所以……如果陛下一定要起兵北伐,战争动员这件事,一定要花心思去做!绝对不能马虎!这或许是战争的关键一环!”
“唯有把士气激发起来,才能保持明军的优势!”
朱元璋点了点头。
“你说得对,真要打仗,得下功夫动员三军,激发血性。”
老朱道,
“听你这么一分析,这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啊!”
“千里远征,以一种看上去为‘侵略’的形式,的确不好动员!这事儿,咱得好好想想了!”
真要打仗,他必须提前考虑好这些!
“看来,这场仗的确是不好打啊……”
朱标轻叹道。
“我补充一点。”
一直不曾发言的朱橘忽的道。
唰唰。
众人的目光看向朱橘,露出好奇之色。
朱元璋也是瞧了过去。
“你小子终于忍不住,想要卖弄卖弄自己的本事了?”
老朱揶揄道,
“来吧,说吧!说错了也不怪你!”
朱橘翻了个白眼,道:
“其实刘师傅说的前面两点,都是可以克服的。”
“无论是路线问题还是动员问题,只要做事足够认真,都能解决,最难的,在于认真二字!”
“我看,我们很难做到认真!为何?”
他稍稍一顿,继续道:
“自从去年北伐胜利以来,大明从上到下对北元都是一副蔑视的姿态,将他们认作是丧家之犬。”
“包括老爹您在内,都是这样,更别说底下的将士了。”
“可事实上,仓皇逃窜的元嗣君和王保保,只存在于你们的印象之中,可事实上呢?他们现在的模样,绝对不是丧家之犬,而是知耻而后勇,团结合作,共同对抗大明,并有着光复大元野心的一帮人!”
“在外部的压力下,他们内部的激烈斗争也得到了缓解,现在的北元,应当说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的程度,可能都可以和当年忽必烈时期相比了!”
“那个时期的元朝骑兵有多么强大,不用我多说了吧?”
朱元璋目光一凝。
“有这么厉害?”
他皱眉道,
“忽必烈时期?太夸张了吧?”
那个时代的元朝,可是横扫天下的啊!
“我说的是团结程度,不是说战斗力。”
朱橘解释道,
“总而言之,他们是不可小觑的,但是朝中,从您往下,包括我老丈人在内,还有下面的将官、士卒,都把这支强劲的队伍看做落水狗,想着在对方身上刷军功。”
“这叫什么?这就是骄兵啊!目空一切,轻视对手的骄兵啊!”
“兵法上怎么说?哀兵必胜,骄兵必败啊!对方是丢失了疆土,吃了大败仗的哀兵,咱们大明倒全都是骄兵。”
“不交手的时候看不出来,一旦交手,咱们肯定是要吃苦头的!”
“最可怕的是,这个问题还很难解决,因为风气已经形成,咱们也不可能去跟士兵描述北元军队有多么的可怕,那样反倒显得咱未战先怯了,对士气也不利。”
刘伯温和沐英皆是连连点头。
“吴王殿下有见地,的确是这么一回事。”
刘伯温道,
“这么看来,敌军有三处天然的优势,我军有三处天然的劣势。”
“这一场战争的难度,又提高了。”
沐英则是道:
“骄,是一种风气,想要在全军范围内扭转不太可能,除非吃败仗。”
“不过,也能解决一部分,就是对指挥官进行告诫,只要让将领们把心沉下来,不骄不躁,那么,全局来说,坏影响就不会那么大了。”
朱元璋双手抱胸,沉默良久。
众人也都安静了下来,静静等待着皇帝的垂训。
“……分析的都不错,但仗还是要打!”
朱元璋略一抬头,沉声道,
“也不能太长他人志气,堕自己威风!不管怎么讲,我大明还是有优势的!”
“王保保得到了喘息是不错,但咱大明的进步更大!国力和军力上升的更快!”
“总结四个字——狮子搏兔!”
“把这四个字落实到位,必然可以得胜!”
众人皆是点头。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只要把全力用出来,北元不足为惧!
“这事儿,咱要跟徐达讨论讨论,就先不旁听了,你们继续上课吧。”
朱元璋挥手道,
“明天,到都督府开大会!”
“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还有老六,你们都要到场旁听!”
“就这样!”
说罢,他便转身而去。
这一番话语,听得众人心里都是沉甸甸的。
看来父皇是下定决心,要放手一战了!
“刘师傅,继续吧。”
朱标开口道,
“我也留下来听一会儿……”
……
是夜,春和宫。
“呼……”
朱橘将被子掀开,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
“夫君,我怎么感觉你越来越疲惫了?”
徐妙云从被窝里探出了脑袋,小声道。
“嗯?”
“你放屁!”
朱橘大怒,翻身又入水晶宫。
……
半晌后。
朱橘重新从被窝里钻了出来,随手掏了一个青枣啃了起来。
主要是没烟,这要是能来根烟,就舒爽了。
“夫君……”
徐妙云又探出了脑袋来。
“好了,我确实疲惫了,你别激我了,再激也没有了,一滴都没了。”
朱橘一脸平静的道。
有些时候,承认自己没那么强,也是一种强大,内心的强大。
自己已经不错了,嗯!
噗嗤。
徐妙云躲在被窝里一笑,道:
“我又不是那个意思。”
“我是觉得……你好像有什么心事啊,你看你,眉头都皱了起来。”
“很少看见你这样啊。”
朱橘微微一怔,转而用手揉了揉眉心。
好像还真是有点酸疼。
“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轻叹道,
“不知不觉之中,我也开始为国家大事发愁了。”
“妙云啊,如果,我是说如果……为了国家的胜利,我需要奔赴战场,你会支持我吗?”
徐妙云微微一愣。
“这……”
“夫君今天这是怎么了?”
“这样的话语,真不像是从你嘴里说出来的……”
她有些疑惑,或者说是惊奇。
一向把‘混吃混喝混长生’挂在嘴边的夫君,竟然会说出‘奔赴战场’这种话?
这太不可思议了!
“我只是不想看到大明最精锐的军队,死伤在北疆战场上。”
朱橘有些沉郁的道,
“如果我跟随一起前往,或许可以扩大胜局,或许可以减少伤亡和损失。”
“若能如此,我恐怕做不到心安理得的坐在家里混吃混喝。”
“因为,我本可以左右战局的走向。”
他的内心是纠结的。
作为一个后世的娇弱花骨朵,自己根本没有朱棣那样天生战将的能耐,看到血腥的场面,不说手脚发软吧,起码事后也是有些发怵的。
而战场的血腥程度,是不需要描述的!那是真正的尸山血海啊!
虽然他是男人,但他是怕死宅男来的……
唯一一次发狠,还是嗑药加喝酒,才能开启无双模式。
再说北疆那环境,老实说就是让自己自驾游,都不一定吃得消,更别说是行军打仗了,哪怕是享受再好的待遇……可在那种地方待着,受着风吹日晒沙尘暴……
想想都是一种折磨!
所以,朱橘是不愿意去战场上的,在江南当个富贵王爷,亦或是在朝中指点江山,才是他的舒适区。
但是……
自己若不参与这次北伐,老丈人难免重蹈历史上的覆辙,大败而归。
几万明军精锐的英魂,也将流落北疆。
这,更不是朱橘想见到的!
在老朱的熏陶之下,他也已经接受了一个观念——这天下是朱家的天下!天下军民,是朱家的子民!
身为大明的监国,享受着尊崇身份带来的荣华富贵,又岂能不体恤子民?!岂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明战败而无动于衷。
朱橘觉得,自己应该站出来!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该尽义务!而不是真的当一头肥猪!
徐妙云看着朱橘,目光略有几分恍惚。
短短一年时间,自家夫君……好像成长了许多啊!
那个放浪不羁的少年郎,转瞬之间,好似成了一个心忧国家的有志青年!